马鞭草有几种
马鞭草有三千多个品种,较为常见的有铺地马鞭草、马缨丹、柠檬马鞭草、柳叶马鞭草、臭牡丹、过江藤、臭梧桐、紫珠等,其中铺地马鞭草又名美女樱,其花朵呈现伞状,而马缨丹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,是直立灌木。
马鞭草有2000多个品种,它的品种繁多,其中最常见的马鞭草有普通马鞭草、柳叶马鞭草、柠檬马鞭草、铺地马鞭草、羽叶马鞭草等。
马鞭草又叫做白马鞭、疟马鞭、野荆芥、马鞭梢、铁马鞭、凤颈草、紫顶龙芽草等,这种植物在中世纪被认为是辟邪之物,又被叫做十字架草药。
马鞭草相关马鞭草别称:龙芽草、荆芥、仙鹤草、泽兰、龙血竭、金钱草、鸽子草,拉丁学名马鞭草单叶对生,叶卵形,有类似鸡爪的深裂,裂片呈不规则羽状分裂。叶子的上下表面都覆盖着硬毛,下表面叶脉的毛特别密。
柠檬马鞭草:又称为橙香木,是一种草科植物,外观类似马鞭。它的花朵像马鞭,颜色为淡紫色,有淡淡的甜味和柠檬香味。柠檬马鞭草可以在法国、意大利、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料理中使用,有祛痰、镇咳、利尿、止呕等功效。
马鞭草叫什么?
马鞭草别称马鞭草为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,属被子植物、唇形科、马鞭草科、马鞭草科。全株可药用,并且它分布在温带到热带地区。马鞭草又称白鞭、疟鞭、野荆芥、马鞭尖、铁鞭、凤颈草、紫顶龙芽草等。
马鞭草又叫马鞭梢、铁马鞭、白马鞭、疟马鞭、凤颈草、紫顶龙芽草、野荆芥。全草含马鞭草苷、鞣质、挥发油,根和茎种含水苏糖,叶种含腺苷和B—胡萝卜素。药性:味苦,性寒,归肝、脾经。多年生草本。
马鞭草,又别称紫顶龙芽草、野荆芥、龙芽草,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原产于欧洲,中国华东、华南和西南大部地区都有分布,根和茎种含水苏糖,叶种含腺苷和β-胡萝卜素药性苦,辛,微寒。
概述: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.的干燥地上部分。6~8月花开时采割,除去杂质,晒干。别名:马鞭梢、白马鞭、疟马鞭、府积草、酒药草、龙芽草、铁扫把 药性类别:暂未分类 性味与归经:苦,凉。
马鞭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和食用方法
清热解毒 马鞭草味苦,性凉,有清热解毒之功效,对于治疗外感发热,咽喉肿痛,牙龈肿痛,等病症有一定的作用。
用药禁忌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,其毒性为全草有小毒,制剂可治疗疟疾、白喉、流行性感冒等。有些人服后有恶心、头昏、头痛、呕吐和腹痛等反应。孕妇慎服。
马鞭草的功效与作用马鞭草它含有的苷类和鞣质,其提取物可以刺激骨髓,能够有效缓解疼痛,可以用于治疗感冒、头痛、发烧等不良症状,治疗功效特别明显。
马鞭草泡水喝正确方法3 马鞭草泡水喝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1,清热解毒,活血散瘀,利水消肿 经常用马鞭草泡水喝具有治疗关节酸痛,外感发热等症状,并且还具有清热解毒,活血散瘀,利水消肿的功效。
马鞭草的药用价值
1、抗炎止痛 抗炎止痛是马鞭草入药以后的重要功效之一,它含有的苷类和鞣质以及挥发油都是天然的抗炎成分,而且它的提取物还能直接刺激人类的骨髓,能有效缓解疼痛。
2、马鞭草还可以起到止咳的作用,将其清洗干净后,可以煎煮呈马鞭草茶服用,明显能改善咳嗽的症状,还能缓解咽喉疼痛等的状况。
3、马鞭草自身带有一些营养元素,用马鞭草制成单方精油能够做到治青春痘、粉刺的实际效果。消炎消肿马鞭草尽管带有一定的毒副作用,可这类毒副作用极为小,进而促使马鞭草有消炎消肿的优良功效。
4、入药部分:全草。采集期:夏、秋。自采地点:郊外。性味:性凉、味微苦。功能:通经、散瘀、清热、解毒、止痒。
5、另外,马鞭草可以活血散瘀,截疟,解毒,利水消肿。用于症瘕积聚,经闭痛经,疟疾,喉痹,痈肿,水肿,热淋。而且马鞭草可以医治妇女经闭,结成索子。
6、或者长期饮用可能会刺激肠胃。药用价值促进睡眠可以减轻压力,让人心情放松,在舒缓的氛围中入睡!与凉茶混合,不仅能健康排毒,瘦身瘦身,还能安神降压。是上班族和熬夜人群的最佳搭配。
马鞭草长什么样子
穗状花序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,开花时通常似马鞭,每花有1苞片,苞片比萼略短,外面有毛;花萼管状,5齿裂;花冠管状,淡紫色或蓝色,近2唇形;雄蕊4,二强;子房4室,每室1胚珠。熟时分裂为4个长圆形的小坚果。
马鞭草,多年生草本,植株高30-120cm。茎四方形,节及枝上有硬毛。
马鞭草是一种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,通常高可达120厘米。它的基部木质化,单叶对生,叶片卵形至长卵形,两面被硬毛,下面脉上的毛尤密。
马鞭草有什么作用与功效用法
清热解毒 马鞭草味苦,性凉,有清热解毒之功效,对于治疗外感发热,咽喉肿痛,牙龈肿痛,等病症有一定的作用。
止血作用:从干燥全草中提取的马鞭草宁(一种苷)有促进家兔血液凝固的作用。镇咳作用:马鞭草水煎液有一定镇咳作用,其镇咳的有效成分为β-谷甾醇和马鞭草甙。毒性其毒性很低,不溶血,有拟副交感作用。
取马鞭草适量,捣烂如泥涂敷患处;治乳痈:取马鞭草一把,酒一碗,生姜一块,共捣汁内服,以渣敷患处。取鲜马鞭草60-150克(干品减半),加水浓煎成300毫升左右,于发作前4小时、2小时各服1次,连服2-4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