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目录一览:
半夏泻心汤的简介
1、半夏泻心汤,出自医生张仲景的《伤寒杂病论》,主要组成:半夏,黄芩,黄连,干姜,人参,炙甘草,大枣。主要功效:寒热平调,消痞散结。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。表现为恶心呕吐,容易腹泻,心下痞满,舌苔白腻,脉弦滑。
2、病情分析: 你好,半夏泻心汤是一副中药汤剂的名称,出自伤寒论,是经典的中药处方,具有辛开苦降,通利肠道的作用。
3、【功用】和胃降逆,散结消痞。 【主治】寒热中阻,胃气不和,心下痞满不痛,或干呕,或呕吐,肠鸣下利,舌苔薄黄而腻,脉弦数者。
4、半夏泻心汤,是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中的名方。具有调和肝脾,寒热平调,消痞散结的功效。主治寒热错杂引起的痞证。半夏泻心汤在门诊中,用于口疮的治疗,效果不错。
钱乙泻心汤
钱乙泻心汤以一味黄连专治小儿心气实,喜仰卧,《婴童百问》谓:“治 心中痰气实则气行涩”,《儿科醒》谓:“治心经实热”。
在卷上以五脏为基础,以证候为依据,将风、惊、困、喘、虚归为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肾五脏所主。根据五脏辨证确立相应的治法方药,不只适用儿科,导赤散、泻心汤、地黄丸、泻白散等方剂已被广泛应用于内科。
王霞芳老师将古医论与现代临床结合,针对现代儿童疾病谱的改变,发展应用经方泻心汤、百合地黄汤、甘麦大枣汤等治疗小儿多动症、抽动症及癜痫等。
黄连与经方14首介绍之“泻心汤”系列
1、生姜泻心汤 组成:生姜12克(切)、甘草9克(炙)、人参9克 、干姜3克、 黄芩9克 、半夏9克(洗)、 黄连3克 、 大枣12枚(擘)。上八味,以水2升,煮取2升,去滓,再煎取600毫升。
2、方中黄芩泻上焦火。黄连泻中焦火,大黄泻下焦火。三焦实火大便实者,诚为允当。由于三黄之性苦寒,苦能燥湿,寒能 清热 ,故对湿热内蕴而发的黄疸,也能主治。
3、黄连泻心汤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,水2钟,煎8分,空心热服。
4、大黄黄连泻心汤--明·方贤著《奇效良方》 【处方】大黄(五钱) 黄连(三钱) 黄芩(二钱) 【功能主治】治伤寒大下后,复发汗,心下痞,按之濡,其脉关上浮者,不可下,宜此药攻其痞。
附子泻心汤作用与功效,有什么副作用?
1、里虚的人喝附子泻心汤。会清热泻火。拉肚子。身体虚弱的人最好不要喝。
2、附子泻心汤,中医方剂名。出自《伤寒论》。具有《伤寒论讲义》:泻热消痞,扶阳固表之功效。
3、附子汤有补益阳气的作用,因为附子是辛热的,它性走而不守,能通行12经,凡是有阳气不足的现象都是可以用这个药的。
4、附子的药理作用虽然非常多,但是一些服用事项以及毒副作用也是需要注意的。下面我要介绍的是附子的药理作用及注意事项。 附子的药理作用 (l)强心,肺肾元热证者,服之有起死之殊功。
5、附子副作用:表现有心律紊乱,血压下降,体温降低,呼吸抑制,肌肉麻痹,中枢神经功能紊乱等。附子的功效:(1)附子可以温经通络、散寒止痛,祛风寒湿邪,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。
6、功能主治:泻火解毒,燥湿泄热。治邪火内炽,迫血妄行,吐血,衄血,便秘溲赤;三焦积热,眼目赤肿,口舌生疮,外证疮疡,心胸烦闷,大便秘结;湿热黄疸,胸中烦热痞满,舌苔黄腻,脉数实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