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目录一览:
黄土汤组成
1、黄土汤的组成有甘草、干地黄、白术、炮附子、阿胶、黄芩、灶心黄土。
2、黄土汤 【来源】《金匮要略》卷中。 【组成】甘草干地黄白术附子(炮)阿胶黄芩各9克灶中黄土25克 【用法】上七味,用水1.6升,煮取600毫升,分二次温服。 【功用】温阳健脾,养血止血。
3、组成 甘草、干地黄、白术、附子(炮)、阿胶、黄芩各三两(各9g),灶心黄土半斤(30g)。用法 上七味,以水八升,煮取三升,分温二服。功用 温阳健脾,养血止血。治脾阳不足,脾不统血证。
4、【答案】:B B。黄土汤的组成有甘草、干地黄、白术、附子、阿胶、黄芩、灶心黄土,并无黄芪,主治“脾阳不足,脾不统血证。
黄土汤是温阳健脾,养血止血的,为什么要用黄芩、干地黄清热凉血呢...
1、黄土汤主治脾阳不足,中焦虚寒,血失统摄所致的便血。是证不从本治,难期必效,所以除重用灶心黄土温中止血外,更配伍炮附子温脾助阳,白术、甘草益气健脾,以复其统血摄血之权。
2、【方论】方中灶心黄土温中止血为君;白术、附子温脾阳而补中气,助君药以复统摄之权为臣;出血量多,阴血亏耗,而辛温之术、附又易耗血动血,故用生地,阿胶滋阴养血,黄芩清热止血为佐;甘草调药和中为使。
3、黄土汤,中医方剂名。出自《金匮要略》卷中。具有温阳健脾,养血止血之功效。《温病条辨》:健脾渗湿,保肝肾之阴。《血证论》:滋补气血,清和。《中医治,法与方剂》:温阳健脾,益阴止血之功效。
4、治宜温阳止血为主,兼以健脾养血。方中灶心黄土(即伏龙肝),辛温而涩,温中止血,用以为君。白术、附子温阳健脾,助君药以复脾土统血之权,共为臣药。
5、若是治疗脾阳虚出血证,其用量比例关系是1:1,如黄土汤用白术与黄芩各3两,提示脾阳虚衰,不任苦寒之药,用白术以固护脾胃,黄芩以止血。以上可知,黄芩与白术为伍,因其主治病证不同,用量配比关系也不同。
6、黄土汤的功效作用:温阳健脾,养血止血。黄土汤主治 脾阳不足,中焦虚寒,大便下血,或吐血、衄血;妇人崩漏,血色暗淡,四肢不温,面色萎黄,舌淡苔白,脉沉细无力者。
桂枝黄土汤作用与功效,有什么副作用?
1、黄芪桂枝汤的功效,黄芪桂枝汤不仅适用于体虚自汗症的人,也可用于女性的美容养颜。食用价值很大,范围很广。有补气固表、止汗脱毒、生肌、利尿、退肿的功效。
2、桂枝有降温、解热作用;煎剂对金葡萄球菌、伤寒杆菌、流感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;具有扩张血管,利尿、强心、止咳、祛痰的作用,并且有镇痛、镇静、抗惊厥作用。
3、黄土汤的功效作用:温阳健脾,养血止血。黄土汤主治 脾阳不足,中焦虚寒,大便下血,或吐血、衄血;妇人崩漏,血色暗淡,四肢不温,面色萎黄,舌淡苔白,脉沉细无力者。
2009-56.黄土汤中配伍黄芩的主要用意是
1、本证为失血之患,阴血已亏,而且阴血益凉益静,故用生地、阿胶滋阴养血止血以补益阴血,又可制约白术、炮附子温燥伤血动血之弊;黄芩清热凉血止血,若炒炭用止血效果更佳,且助生地、阿胶制约温热药以防动血。
2、故于温阳止血方中配伍黄芩清肝止血。体现以温阳摄血为主,清肝止血为佐的配伍形式,有相反相成之妙。这种配方法度.很有实用意义。此方配伍一味苦寒的黄芩,历代诸家多从诸药过于温燥。反佐本品以制约诸药作解。
3、【功用】温阳健脾,养血止血。 【主治】脾虚阳衰,大便下血,及吐血、衄血、妇人血崩,血色黯淡,四肢不温,面色萎黄,舌淡苔白,脉沉细无力。
4、甘草调药和中为使。诸药合用,共呈寒热并用,标本兼顾,刚柔相济的配伍特点。提示 凡热迫血妄行所致出血者忌用。
5、医圣张仲景的方剂黄土汤,正是以灶心之黄土配伍白术、地黄、阿胶、黄芩、甘草等同用,其温脾阳而止血养血的效果颇佳。此外,对于一些轻微的皮肤疮疡、轻微创伤等引起的出血,以灶心土粉末外敷也是可以奏效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