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目录一览:
小青龙汤有什么功效
小青龙汤出自于《伤寒论》,由麻黄、白芍、细辛、干姜、炙甘草、桂枝、半夏、五味子组成。它具有解表蠲饮、止咳平喘的作用,可用于外寒、内寒引起的恶寒发热、咳嗽、痰清色白、咳嗽等症状,也可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。
小青龙汤具有辛温解表,解表散寒,温肺化饮之功效本证由风寒束表,卫阳被遏,表寒引动内饮所致。治疗以解表散寒,温肺化饮为主。
空调病等疾病的治疗。小青龙汤有解表散寒、温肺化饮的作用。适用于以恶寒、口不渴、痰涕唾等分泌物增多、量多清稀为特征的疾病。临床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、支气管哮喘、过敏性鼻炎、病毒性结膜炎等疾病的治疗。
两者的治法不一,由于小青龙汤有桂枝、干姜等温燥药,因此其具有温化寒痰、止咳平喘的作用,而麻杏石甘汤因其大寒大凉,因此对热邪壅肺、肺失宣肃引起的哮喘是有明显改善。
小青龙汤的功效与作用 小青龙汤出自张仲景《伤寒论》,具有解表散寒,温肺化饮之功效。主治外寒内饮证。
小青龙汤如何配方
您好,张仲景《伤寒论》原方小青龙汤麻黄,芍药,干姜,半夏各9克,桂枝,炙甘草各6克,细辛,五味子各3克。主治风寒客表,水饮内停。但是现代来讲不能一概而论,任何患者都需要辨证论治,加减运用。
【小青龙汤原方】麻黄三两去节,桂枝三两去皮,芍药三两,五味子半升,干姜三两切,甘草三两炙,细辛三两,半夏半升汤洗。上八味,以水一斗先煮麻黄,减二升去上沫,纳诸药煮取三升,去滓温服一升。
刘勇说的配方很对,我再加点补充。水煎服一日2-3次。功用:解表散寒,温肺化饮。主治:外寒内饮证。证见恶汗发热、无汗、喘咳,痰多而稀,不得平卧,或身体疼重,头面四肢浮肿,舌苔白滑,脉浮。
外科:隐疹:热甚者加大青叶、蝉蜕;气血虚甚者加黄芪、白术、生地、何首乌;淤甚者加当归、丹参。儿科:小儿夏季外感高热:咽红、扁桃体大加银花、蒲公英、牛蒡子;烦躁不安加钩藤、蝉蜕。
高建忠●读方用方笔记(一六二)临证谈小青龙汤
《伤寒明理论》里对小青龙汤是这样方解的:麻黄味甘辛温,为发散之主,表不解,应发散之,则以麻黄为君,桂味辛热,甘草味甘平,甘辛为阳,佐麻黄表散之,用二者所以为臣。
从临床角度来看,如以八纲解读六经,水气所停部位在里,小青龙汤证的病机为表寒里饮。我们不去追究“心下”在哪里,我们只是说表寒里饮,用了一个“里”字,把“心下”经概括过去了。
把小青龙汤看作一张专治寒饮之方,其意义在于:更便于我们解读小青龙汤证中的“或然证”。更便于解读小青龙汤可以治疗痰饮证之咳逆倚息不能平卧者、治疗溢饮浮肿者。有表可以治,没表我们仍然可以用小青龙汤。
小青龙汤在临床上特别是治疗一些内伤咳嗽,有喘,后背发冷,用量就要加大才会有效,麻黄9g,生白芍9g,五味子9g,干姜9g,清半夏9g, 细辛9g (先煎),桂枝9g,生甘草30g。这种剂量,就不是泡水喝,而是煮成汤剂来喝。
方和方之间的转换就是这么灵活。如此使用经方,值得我们后学者思考、学习、借鉴。小青龙汤从开始说到现在,说了很多规矩,其实很多规矩在临床上都是相对的,而实际的真正临床医生在临床上的用方和接方都是很灵活的。
从“理”到“立法”是通的。慢性咳嗽怎么治?高建忠老师说,慢性咳嗽就用干姜,细辛,五味子来治就可以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